戳音频,认识太重集团焊接“大咖”樊志勤:
焊花四溅,灿若烟花。记者见到樊志勤时,他正给刚刚入职的同事做焊接技术培训。1秒,是我们生活中眨几下眼睛需要的时间,10分钟600秒,是一位焊接工作业过程中不能眨眼的时间。樊志勤说,在焊接时心跳、眨眼、呼吸都要注意。
樊志勤是太重集团公司的一名焊工,一身朴素的工作服,中等身材、利落的寸头、干净白皙的皮肤,炯炯有神的眼睛。年纪不大,资历却不浅。
2011年,我国天宫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发射基地在对设备检查中,发现翻板铰链出现了断裂。当时距离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必须立即解决。部队首长向太重紧急求援。樊志勤接到通知后,连夜赶往基地,在特别紧张地四五天时间里全部完成任务,之后,每当看到火箭对接的时候,樊志勤心里都无比的激动。
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这一切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1998年,樊志勤从技校毕业后来到太重,从此就和焊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白天跟师傅工作掌握焊接要领,晚上回到宿舍查阅资料做笔记。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焊接技术“稳、准、匀”的基本要领。为了实现这三个字,他端过砖头,甚至在焊枪上绑过铅条练习。
油膜轴承是太重的主导产品。2013年,因为技术问题,油膜轴承产品中的重要部件——衬套出现了合金局部脱落现象。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樊志勤泡在车间,整整一个月几乎没合眼。一次次的毫厘之差,一次次地推倒重来,最终研发出了称套合金堆焊技术。光这项技术,太重每年可节省成本1000多万元。
2015年太重生产了75立方世界最大挖掘机,自重2000多吨,要完成这个大家伙的焊接,樊志勤和他的团队不知吃了多少苦。凭着一手超人的技能,樊志勤累计为国家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高达数千万元之多。他的创新工作室3年共完成科研技术攻关13项,解决生产难题22个,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是许多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然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更在于传承。樊志勤就是这样一代工匠,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手里的绝活全部传给了徒弟,先后有1000多名焊工得到过他的言传身教。
参加工作18年,樊志勤在焊花璀璨中书写着青春和人生。朴素的言语、厚重的双手,樊志勤用他炉火纯青的技术焊接雕琢着伟大的梦想。用青春和汗水,坚守着一个制造业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