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粒生命的种子,让患者燃起生存的希望;他更像一团火焰,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好人”……
3月19日下午,在中国铁路太原局车务段后勤办公室,47岁的孟小平谦和地坐在记者对面。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团队、2017年度“中国好人”这些词和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记者从他的话语中发现了善举背后的闪光点。
"我是孟子的第七十五代传人,祖训、家风都特别严谨,从小父母就要求我们多做好事、善事。2005年,我和妻子在一次逛街中看到献血站里需要A型血,刚好我是A型血,就去献了400CC。当我献的血救助了别人时,我的心里有了一种自豪感。后来,我基本上每半年献一次血,不知不觉就到了2016年。我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后,医生不建议我去献血,就中断了。爱人非常支持我,经常和我一起去无偿献血。”孟小平说。
"做人诚信很重要,也是为人之根本,在大事面前更不能退缩。2007年,我和妻子去献血,献血仪器旁摆着一份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当时妻子签了,却说什么也不让我签,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怕出问题。2009年,我还是瞒着妻子偷偷签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2016年8月的一天,山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有一名来自苏州的女士患了骨髓异常综合症,在中华骨髓库里和我配型成功,问我愿意不愿意捐献。我也很吃惊,有一些不知所措,心里也很担忧。如果选择不捐,也没人会说什么。可是,我和她配型成功非常难得,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只要我有一点点退缩,这名患者燃起的希望就会破灭。我觉得承诺了,就应该做到。最后,我同意捐献。2016年11月25日,医院开始为我做术前准备,那名女患者也被推进了无菌舱。那时,我俩的生命就算拴在一起了。从11月26日到11月30日,那几天简直度日如年。为了激活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医生要往我的身体里注射动员剂。我的身体开始变得滚烫、血管憋胀难受,其间不能感冒,不能有皮外伤。11月30日,8:30到12:30整整4个小时,血液在我的身体和血细胞分离机之间循环了80余次,160毫升造血肝细胞被成功提取,当晚紧急运低徐州医院顺利移植到患者体内。那名女患者的手术也很成功,我感到如释重负。”孟小平回忆道。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觉得人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善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3年,我成立了‘山西孟子爱心雷锋团’,现在有300余人;2016年成立了‘中国公益在线·孟子爱心工作站’,有29名工作人员;同年成立了‘太铁佳苑公益爱心团’,由我的同事和邻居组成,有150余人。每逢过年、重要节日,我们都会去慰问养老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为他们带去最真切的问候和帮助。公益团队里的志愿者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充分表明我们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非常多。萤火烛光,也能照亮他人。爱是一股暖流,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孟小平自豪地说。
编辑供图: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