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好人交流 • 正文

陶笛痴情汉 一片公益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太道

陶笛痴情汉 一片公益心

 风采人物山西 风采人物山西 昨天对于弹曲子技艺高超的文字描写,莫过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低沉时的那种“小弦切切如私语”,有节奏紧张时的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还有曲子高昂时的那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作者听后不由发出“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慨叹。

老王特别崇拜郭亮,说具体点特崇拜郭亮的陶笛吹奏技艺。老王从东北老家来山西工作已二十多年了,每当听到郭亮用陶笛吹奏《故乡》时,他都会沉浸其中,不能自拨,那种发自心底的思乡情,随着曲子跨跃千里,回到故土老家。老王说,如果说郭亮的陶笛吹奏水平在山西排第二的话,那就没人敢排第一了。

在老王眼里如神一般存在的郭亮,而在其妻子那里却是别样的看法。郭亮的妻子说,郭亮根本不像个八零后,钱还没挣多少,就老想着帮别人,简直是生错年代了。妻子对郭亮的看法源于郭亮参加工作以来,孜孜追求的公益梦。郭亮从部队文工团复转到地方后,第一份工作就是走上三尺讲台,实现他音乐教学梦,而当他看到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因条件所限很难接触到音乐时,他决定做件在妻子眼中有些“傻”的事情——城乡一对一共同学陶笛,组织志同道合人员,到山西边远地区进行免费音乐支教。

 

 
 

1

 
 
 

学门手艺为糊口

 
 

 

三十多岁的郭亮,个子不是很高,但挺壮实,或许自小就学习吹奏的缘故,说话办事,显得那么气定神闲。郭亮现在特别羡慕城里的一些孩子,只要有兴趣,家里都会极力培养,哪怕只是一个爱好。而他在小的时候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学手艺却是为了将来能糊口,因为他父母亲觉得学门手艺将来不怕没饭吃,就是穷得讨吃要饭,也会比一般人强些。

对于儿时的记忆,郭亮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穷”和“苦”。那时家里穷,一年收入全靠种地及父亲吹唢呐挣钱;而苦则是因为跟父亲练吹唢呐,但有新学的曲子没练会,挨打是难免的。不过,唢呐是他们家里过去经济收入的重要帮手。郭亮说,父亲是太原市晋祠镇索村地道的农民,因为穷就想着学门手艺改变家庭现状,至于选择学习吹奏唢呐,则是觉得能够到村里的红白喜事上挣钱,并且还能吃顿饱饭。“以前过年时,看到左邻右舍团聚热闹的场景心里就有些酸,因为父亲趁过年要到外迎喜神钱,就是到人们家里吹唢呐贺春,然后得点喜钱。最远时,到过古交。”

“晋剧是咱山西的骄傲,以前每年村里都要请晋剧团演几场。我父亲能够用唢呐吹奏三四部完整的晋剧剧目,而且难得的是每部剧中不同唱腔都能用唢呐表现出来。”说起父亲的唢呐吹奏技艺,郭亮那种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正因为受到父亲唢呐吹奏的影响,埋在郭亮心底的那颗音乐种子开始萌芽。

想学吹唢呐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强,终于有一天郭亮鼓起勇气跟父亲说,想跟他学吹唢呐。“这是门手艺,学会了不怕没饭吃。”父亲看到郭亮主动要求学吹唢呐,心里也特别高兴,完全拿出严师的“范儿”来“一板一眼”地教。爱好变成一种谋生的技能,其过程是痛苦的。郭亮说,刚开始学没多长时间就不想再学了,那时练功太苦了,当天教的指法,当天就得学会,稍有偷懒,少不了父亲的打骂。有一次,实在练不下去了,就跟父亲顶起了牛,父亲二话不说,骑车就把郭亮放到了迎泽桥下的自行车修理点,让他感受做为手艺人的不容易……在郭亮的记忆中,这样的场景有好多次,每次一待就是二三个小时,慢慢地他开始觉得干什么事不下点辛苦是真不行。

 

认识到位后,郭亮学习速度突飞猛进。能交的郭亮都学了,父亲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的手艺有了传承,忧的是再走下去就成了“野路子”。为了让郭亮吹奏的唢呐登上大雅之堂,父亲把他送到了山西省歌舞剧院。在那里,郭亮得遇名师,使他的吹奏技艺“脱胎换骨”,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山西省艺术职业学校。郭亮的人生也因此迎来一次重要的转折。

 
 

2

 
 
 

当兵入伍学陶笛

 
 

 

郭亮说,陶笛是一种状似潜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它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它来自泥土,携着泥土的芳香,奏出的是大地的吟唱、天籁的绝响。远离尘嚣、至纯至美,像一线清泉,在心中、角落里响起。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再加学校老师的规范指导,在山西省艺术职业学校,郭亮唢呐吹奏技艺已是难逢对手,因此在2002年被武警宁夏政治部文工团特招入伍,成了一名让人羡慕的文艺战士。

到部队后,郭亮凭借手中的唢呐迅速打开局面,进而成为团里的台柱子,有了“警营金唢呐”的绰号。训练、演出……紧张、规律的军旅生活,让郭亮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唢呐吹奏技艺,不过作为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最难排解的就是那种越来越浓的思乡情。“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总是报平安,想说点其他又怕家人担心,往往话到嘴边又咽回去。”郭亮说,到外当兵后才正真体会到父亲年轻时的不容易,也总想找个介质发泄一下思乡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郭亮的这种想法变成现实。那天,他跟部队文工团到一所监狱为服刑人员演出,其间陶笛演奏的背景音乐《故乡的原风景》,如同一束闪电一下子击到心灵深处。那种空灵的感觉,让他立马想起家乡的山川土地。“刚听时心里就产生的强烈的共鸣,但不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心里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就是一定要搞清楚用的是什么乐器。”郭亮回去后就立马上网查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知道是用陶笛演奏的,也就在那时,他迷上了陶笛。

在学习陶笛上,郭亮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因为在学习之初就有缘结识了宁夏制埙大师李蕴林,其在宁夏坊间被称为“雅士怪才”,也有着“埙制作大师”、“埙演奏大师”等种种美誉。

听说李蕴林老师会制作陶笛的消息后,郭亮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前去拜访。回忆起初见李蕴林的情景,郭亮至今仍神情激动,他说,当李老师听说他是武警文工团吹唢呐的且想学习吹陶笛时,就把珍藏的一把陶笛拿了出来说,“学可以,学好了,再把它给我还回来。”郭亮后来得知,这个陶笛是李蕴林最为珍爱的一个,曾有个外国友人想高价买走都没舍得卖。

    吹陶笛跟吹唢呐的手形完全不一样,一个吹惯了唢呐的人改吹陶笛,其难度可想而知。李蕴林老师给的陶笛,对郭亮来说,简直弥足珍贵,每天带在身上,而且为了练手形,在站岗时,他都会把手持陶笛的姿势调好,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不过,郭亮对李蕴林老师也心存愧疚,在一次排练中,一不小心把陶笛给摔碎了。当听到陶笛破碎的声音时,郭亮一下子就瘫在了地上,好久都没坐起来,战友们也知道这个陶笛对郭亮的重要性,赶紧忙着找碎片……

陶笛摔坏后,郭亮觉得特对不起李蕴林老师,不敢去见老师,但又非常痛心,最后他写了封长信寄给李蕴林,希望得到老师的原谅。郭亮说,收到信后,李老师打电话让去他家一趟,见面后他们谈了很多,老师还把摔碎的陶笛用蛋青粘好送给他。但记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那次他正式向李老师提出拜师,并获得老师的认可,因祸得福终于成了老师的名下弟子。

 
 

3

 
 
 

转业从教做公益

 
 

 

当问及为什么想到边远地区支教陶笛时,郭亮说,陶笛是便携式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价格低,简单易学,成手快,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许多边远地区的孩子,受条件所限,既使有音乐的天赋,也难有专业老师指点。这样做就是想为那里的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部队复员后,郭亮到太原市一家中学应聘了名音乐老师。在部队养成的认真、严谨的习惯,却使他在教学过程中“得罪”了不少家长。

近几年,太原市不少小学、初中都开展了葫芦丝进课堂活动,由于其相对简单易学,可使孩子们快速掌握一门器乐演奏技艺。有家长得知郭亮在部队文工团服役过,而且吹奏器乐很拿手,都想把孩子送到郭亮那让指点指点。不过,原本家长想让孩子在郭亮面长长脸,展示展示吹奏技能,但郭亮做事认真的老毛病又犯了,姿势不对,发音不对……想学好得重头来,先从基本的发音练起……这番好意,一开始家长并不理解,觉得孩子原本练得挺好,为啥要重学?后来,家长们慢慢发现专业训练出来的,越往后发展越顺。

从那时起,郭亮就萌生了向大家推广陶笛文化的想法,从孩子抓起,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掌握一门音乐技艺。正好迎来一个坚定信念的契机,一天,一位朋友在跟郭亮闲谈中说起,准备到阳曲县杨兴小学捐点学习用具,如果有兴趣可以同去。郭亮一听说到学校做公益,二话没说,欣然前往,去时他特意为学校的孩子们准备了一批陶笛。

一个学校才二十几个孩子,其中,一位孩子告诉郭亮,村里有本事的都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了。学校一直就缺少专业的音乐老师,有乐器也是个摆设。“当时感触挺大,想让孩子圆一个音乐梦。”郭亮把陶笛发给孩子们后,就立马上手教学,孩子们慢慢地将吹奏出的曲调连缀成曲……孩子们脸上显露出的那种灿烂笑容,让郭亮至今难以忘记。

这件事后,郭亮的城乡一对一共同学陶笛的想法逐渐清晰,他从学校辞职后,自己开了家“山西陶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并决定每年拿出公司收入的3-5%,用于支助边远农村小学生学习陶笛。

郭亮说,现在虽然许多农村小学也配备有一些音乐器材,但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师,孩子们接受不到音乐。他就想通过一对一的捐赠,让一些农村的孩子们也能有学习音乐的机会。郭亮说这是一个大计划,包括捐赠陶笛、免费培训音乐老师、爱心支教、网络视频教学等。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将动员他的学员及身边热心公益的人参与其中,把这件事情办实办好。

“想做成一件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一方面因撤乡并镇,一些农村都没了小学,或者是仅有几个学生;再者就是学校负责人热心不够、有些人还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加上交通、经费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郭亮今年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即,今年在全省资助30所农村小学。他说,“通过部队的锻炼,造就了凡事坚持不服输的性格,有困难想办法也要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7-2019 太原好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