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儿童节
李雁鸿
光阴似白驹过隙,转瞬又是“六一”。每天看着师生家长排节目,唱红歌,布展板,真的有种过节的气氛。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孩子们的“六一”也过得越来越有仪式感。其实,仪式感是真的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辟如成年后的我,内心仍深藏挥之不去的“六一”情结。
80年代中期,当时学校评选的是“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还有一类“学雷锋学赖宁双学好少年”的评选。还记得那时,我和同学小青一同照顾一位九十多岁的孤寡老人,她是缠过足的小脚老太,永远都记不清自己的名字和年龄。每周我俩都会去老奶奶家倒土、和泥,帮她剪指甲、陪她聊天……处得时日久了,也产生了情意,直至老奶奶去世,我都没问清她的名字和年龄,心里却至今都常常会想起她。因为这个事,几乎小学六年,每年我都会被评为“双学好少年”。长大后我总在想,那应该算是志愿者在我人生中播下的种子吧!现在我成立志愿者协会,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爱心之士一起参与,特别是小志愿者们的加入,我感到了一种正直向上的正能量。
三十多年过去了,想起那些年的儿童节,都恍如昨日。我家住在学校隔壁一个高台阶的大杂院里,每到“六一”表演那天早上,我就早早藏在大门扇里透过门缝瞧早来的同学,主要是想看他们穿半袖了没,穿凉鞋了没,还有带花了没。就是那个年代,很多人家都会有一对花瓶,里面插两束花。有上学孩子的穷人家,每到节前就得到有花的邻居家借花,花很容易掉落,妈妈就会不停地向好心借花的邻居承诺绝不丢失花朵和叶片。终于盼到有同学去学校,一看她们穿着夏季校服,很少有新衣服的我也迫不及待地穿上期盼已久的校服,搬着小板凳,小心翼翼地捧着被妈妈冲洗一新的花儿,打开大门去学校。“六一”表演的节目大抵我都记不清了,每年活动结束后的合照也是很欢乐的。时光飞逝,很多关于学习的记忆已随风而逝,童年时的“六一”记忆却历久弥新。以致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很看重每个时间节点的仪式教育,也许这会是孩子们与父母的珍贵记忆,也许这更将成为他们长大过程中勇气和爱的鼓舞力量。
其实,每个成年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念着童年,留存童真。又是“六一”,你想起了什么?念起了谁?给自己找找“六一”记忆,让永远的儿童节带给每个人幸福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