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端午佳节至,又到粽叶飘香时。晋源区一电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亲子融情活动、班团队会课、诗歌诵读以及文艺节目表演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我们和端午有个约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可还记得,两千年前,屈子临江而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还记得,五月仲夏,顺阳在上,为念忠魂,故设端阳?原来端午有这这么悠久的历史。一年级开展“端午故事我来讲”活动,老师借助生动形象的视频、课件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讲述了诗人屈原的故事;孩子们通过读儿歌、诵经典、讲故事等了解到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等习俗,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更真实地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年级引领学生走近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亲自动手包粽子,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三年级在端午节到来前夕,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我们和端午有个约会—手抄报制作”主题活动。以此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
四年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因农历五月为午月,且五、午同音,端午节又是在五月初五,五、五相重。宋代李之仪的《南乡子·端午》中就有“重午佳辰独掩门”的描述。
在古代,端午节是十分重要的节日,许多诗词中都描写过人们过端午节的种种风俗。比如吃粽子。端午诗里写粽子的很多,尤其是在宋代的诗词中,可见当时端午食粽十分流行。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一词中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说“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中有“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一词中有“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这里的“角黍”是粽子的别称。(弓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