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叫榜样
赵海生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单位职工,从1984年开始,义务为广大居民修理自行车、电动车,三十多年如一日无私奉献,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山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参军入伍实现梦想 赵海生的老家是甘肃省甘谷县人,1976年3月参军入伍,当上了一名铁道兵,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得到了充分学习和锻炼,爱工作爱劳动,勤专研乐助人,换了多个岗位,都是任劳任怨,多次在部队立功嘉奖,获得领导和战友们的肯定。
退伍不褪色成了修车匠 1984年1月,原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赵海生赶上“兵改工”,脱下了穿了8年的绿军装,随中铁十七局五公司{89207部队}由青海来到了山西,在单位做了保卫工作,一位工人因自行车闸失灵摔倒,使他萌生了义务修车的念头。于是他买来一辆新自行车,拆了装,装了拆,在弄清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后,便在大院门口摆起摊子,主动为大院职工家属和附近居民义务修理自行车。他每月从不多的工资中挤出50至100元钱购买配件、修理器具,从打气、补胎到换辐条、拧螺丝,做到有求必应。每逢节假日和大型义务活动,他打着印有"学雷锋修车点"、"志愿服务修车点"字样的横幅,走上街头为过往群众免费修车。赵海生的家庭困难,爱人杨彩萍没有工作,久病在身,2008年做过脑开颅手术。为了省钱多买些修车零件,他十几年没有回过甘肃老家探亲。有人为他算过一笔账,26年来,为职工修车12万辆次,如果合理收费,少说也能赚20多万元,然而,他不仅分文不取,还贴补进去2万多元。
2005年,赵海生被检查出晚期直肠癌。出院后,领导和同事看他身体虚弱,劝他不要再摆修车摊,但他坚信只有真诚付出才真正活得有价值,坚持摆摊,每当他看到大人小孩骑着他修好的车子办事上学时,无言以表的喜悦油然而生。 乐于助人的赵海生做好事由来已久,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他总是见难就帮。当铁道兵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为受伤战友义务献血。有一次,他看到一位残疾青年的妻子有早产迹象,急忙将他们送到医院,还垫付了1000元的住院手续费。在公司,他担负起照顾3位患有精神分裂、先天性轻度精神病职工的任务,对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深深地感动着身边职工群众。
修车匠变成了送菜郎。随着时代发展,公共自行车的普及,骑个人自行车的越来越少,赵海生义务修自行车的小摊也越来越冷清,这让赵海生一下子很不适应,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些遗憾。为适应社会发展,继续发扬雷锋精神,5年前,在小店区小店街道宋环村承包了3亩土地种植蔬菜。他把收获的绿色蔬菜,都免费送给孤寡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以及生活困难的居民。开始,赵海生一个人在菜园里忙碌,为蔬菜浇水、施肥、除害虫,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但每当他看到那些生活困难的居民高兴地收到蔬菜时,他就不觉得累了。今年,赵海生又在西温庄哪里开垦荒地,种植绿色蔬菜,受到赵海生事迹的影响,他的爱心团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赵海生雷锋团”。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赵海生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他常说,是当兵八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是部队的教育使我知道了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所有的荣誉都已成为过去,往后余生还要向过去一样走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愧党和政府对我的称号和退伍军人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