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赵二夫妇十本诗文张福清十本诗文进眼帘,行间字里是真言。爱国爱党忠心献,夫妇同行谱美篇。2019.10.13赞忠诚玉兰二位老人(一)忠于职守干一生,诚意存心亮剑锋。好事多行为大众,汉翁再展老龄风。(二)玉洁一世献真诚,兰草悠悠护正能。花展果成作奉献,香飘万里为国兴。2019.10.9祝徐赵二老人《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张福清(一)灯光普照四方红,下上同心筑梦诚。絮絮人生圪坷路,语轻意重写征程。(二)溪流万里海欢迎,涧浅清清受众评。兰梦玉心怀远久,草香万里盖途程。2019.7.20贺新书出版张福清人生最贵是精神,徐赵夫妇榜样身。老有所为齐奉献,爱文养老走一生。文化养老的楷模,弘扬正气的典范——介绍一对耄耋夫妇徐忠诚与赵玉兰张福清在山西省省城有一对耄耋夫妇,男的叫徐忠诚,今年91岁了;女的叫赵玉兰,今年81岁了。二十年中,俩人共出版了十本书,徐忠诚出版了《夕阳诗韵》《春照憩园》《陋室琐话》《征途跋涉》《灯下絮语》《夕阳诗韵》;赵玉兰出版了《兰草诗韵》《春照憩园》》《往事悠悠》《幽兰依谷》《溪涧兰草》。他俩坚持笔耕,老有所为,是弘扬正能量的时代老人,是文化养老的楷模、典范。徐忠诚,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石村。业余大学文史系毕业。1943年入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86年在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离休后享受副厅级待遇。多年来,在《火花》《都市》《平阳文艺》《太行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千余首(篇)。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太原作家协会会员、太原九九文学社社长、桃园诗社顾问。今年十月一日,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庆纪念章。徐忠诚12岁上小学时就参加抗日,当了儿童团团长。15岁他由徐芝林介绍入党,单线联系,积极开展了地下革命工作。17岁被党组织派谴到进山中学,一学生身份做掩护,进行党的地下工作。第二年被考入晋察冀第二师范学校。徐忠诚从小就酷爱文学,他阅读过四大名著,读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他离休后,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便开始写一些真情实感的小文。他的人生经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他耐心地把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酸甜苦辣回忆记载下来。每当写好了一篇诗文,他的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丝丝,美滋滋的。写作,充实了徐忠诚的老年人生,丰富他的生活,提升了他的境界,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北京上苑艺术馆“国际创作计划”驻留艺术家、当代先锋诗人邢昊在给徐忠诚《灯下絮语》的序言中写到:徐忠诚的写作,是他对养育他的这片热土,对美满的生活,对文学和艺术的一片忠诚。我最为关心的的,不是他这本书的文学意义究竟有多大,而是他是怎样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脚踏实地走过来的;然后,才是怎样的一个“文人”。为,我认为生命的意义远大于文学的意义。人生最美夕阳红,何需惆怅近黄昏。所以,我要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来形容徐忠诚老先生这种乐观豁达、积极想的写作心态和诗情画意般的晚年生活。徐忠诚老同志不但自己写作,他早在十多年前就组织了太原九九文学社,担任社长,带领花甲、古稀的一帮老友,拿起笔杆,积极投入到文章创作中来。据九九文学社十年的统计,他们的18位老友就创作了2600余篇,520万字的作品。发表在各类文化媒体上。太原市人大原副主任、太原市老龄委原副主任、《太原老龄》杂志总编刘新春,在参加太原九九文学社十年庆典时,给了徐忠诚和太原九九文学社一个大大的“赞”。 刘新春讲到:徐忠诚组织和领导的太原九九文学社是我市老龄化生活的一个典型,是老年战线的一面旗帜。我们要学习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同党和人民同舟共济的浩然正气;学习他们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虚怀若谷、永不满足的求知心态;学习他们对自己的作品严格要求、严于解剖、一丝不苟、不断进取的严谨作风;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骄不躁、正直无私的奉献精神。刘新春还赠给徐忠诚和太原九九文学社一首诗:“莫道重阳无丽花,文园朵朵映朝霞。秋瑛仰岳忠诚贵,联玉洪章元素佳。脱颖爱淑扶正气,领风慕秀变诗家。十年描绘中国梦,策马扬鞭再进发。”赵玉兰,1938年生于河北省定州市,中国党员,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员、企业副经理等职。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山西女作家协会会员、山西散文学会会员、太原老作家协会副主席、太原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太原桃园诗社社长、《桃园之声》主编。她的短篇小说《往事情悠悠》《李荣英的故事》《大院里的出租屋》《初恋之梦》《伤别》《血缘》《刻骨铭心的忆念》《家国同命运》等500余篇作品发表在全国及省内外刊物上,多次获奖。她的其他诗文从2006年以来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2006年11月,她荣获全国“菲菲杯”诗词大赛优秀奖;《创新发展原创诗》荣获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三等奖;《人道、博爱、奉献》荣获诗歌特别奖;《中华吟坛奥运冠军嵌名诗》荣获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一等奖;“讴歌华诞60年”征文《难忘当年黑土巷》荣获中共太原市委老干部局一等奖;“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又到中秋》荣获一等奖。赵玉兰早年从教,退休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年轻时没有过从事文学创作的梦想与追求。退休之后作文吟诗也并非追求功名,而是出于一种情感倾诉的需求。她拿起笔来叙写大半辈子难以忘怀的人生境况和情感经历,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于是生命中最铭心刻骨的生活故事,以及人际交往、山水游踪,便一篇一篇见诸报端,成为他老年生活的一项追求。赵玉兰老年写作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她真挚、朴实的情感叙事,使许多作品具有较高的“含情量”;在于她打破传统女性的封闭心态,以当代意识观照,敞开了自己丰富斑斓的心理世界。赵玉兰从事写作并非粗滥、草率,而是善于选取精细之处叙事抒怀,有些作品在意蕴营造和艺术处理上下功夫。赵玉兰难能可贵地是在他花甲、古稀大路上选择了写作这条路,不断永远攀高峰,他的写作态度令人敬慕,她是注定要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在文学的路上,赵玉兰把她积蓄的正能量挥发出来,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家人的真诚态度和对情亲爱情的奉献精神,都倾注在每一篇诗文当中,彰显了他对生活充满阳光般的愿望与担当,同时还书写了她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执着与追求。有一位名叫李伟的老师,他的作品曾经获得全国铁路文学奖、中国铁路好新闻一等奖,为赵玉兰的《溪涧兰草》写了序,序中开头就赞扬了太原文学界的“赵玉兰现象”。他写到:人到老年难免萧瑟,但像赵玉兰老师这样因文学活得光明昂扬、优雅从容的长者不多。至少,在她们这一代人中她是个奇迹。可以肯定地说,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有所乐的概念,她一直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存在着,并成为太原文学界的“赵玉兰现象”。我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该进入批评家和当代文学史家们研究视域的时候了。……人老了,易生的厌倦和寂寞会像一头猛兽扑向那些内心空虚、衣食无忧的人。但它永远不会找到心中有事做、笔下有文的人。我心想,大概再没有比赵玉兰老师晚年更好的安慰了。是的,因为自由,所以辽阔。从赵玉兰老师的著作中再一次印证了“仁者寿”这句老话,我信,真的相信。徐忠诚与赵玉兰是一对半路夫妻,他们已经相伴了二十年。他们是一个诗社的诗友,是一个文学战线的战友,是夕阳相亲相爱的伴侣。《老友导报》记者范根林写了一篇《伉俪情深:用文学渲染夕阳红》描写了这一对老夫妻:徐忠诚与赵玉兰是一对老年夫妻。他们多年来以读书和写作为乐,在挥洒文字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徐忠诚与赵玉兰两位老人把读书和写作当作一种别样的“健身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每天,徐忠诚与赵玉兰夫妻二人有各自的读书和写作的时间,有时互相给对方沏上一杯茶,茶香情更切。当他们的作品发表时,互相都分享着辛勤笔耕的快乐,互相激励着一种成就感。两位老人是那么阳光、开朗、健谈。赵玉兰说:世界总有负面消极的东西存在,如果我们随之沉沦,精神就会消沉,自信心就会破灭,意志力就会瘫痪。最终会使身体功能失调,影响自己的健康。一味地抱怨没有用,那么读书吧,她才是最好的调节剂。通过吸收书中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心灵,自己看到的就是满眼的眼光。徐忠诚也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读书丰富自我,写作又把精神食粮送给他人,就如同把“书香玫瑰“传递给他人,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获得愉悦。自己的快乐也就变成大家的快乐。徐忠诚与赵玉兰在茶香中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用生花妙笔装点文学情怀。阅读和写作不仅收获了身心健康,让他们退休生活充满了无限精彩,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余热奉献给社会。他俩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最美读书人”,是真真正正的时代新人。![]() 左起赵玉兰与徐忠诚近照![]() 徐忠诚赵玉兰二十多年中出版自己写的十本书![]() 徐忠诚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庆七十周年纪念章![]() ![]() ![]() ![]() 诗友们与徐赵二位老师合影![]() 《老友导报》老友读书会上,表彰徐忠诚、赵玉兰等同志为什最美读书人"![]() ![]() 徐赵二位出版的十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