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太原好人史沁晖
姓名:史沁晖、性别:男、类型:助人为乐
2022年3月28日,志愿者史沁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了全国第13009例、山西省第227例、太原市第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史沁晖,1999年出生,在大学期间就多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是一名真正的“热血青年”。逐渐,他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于是2019年,他在又一次无偿献血的同时,采样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来有不少朋友问他,当时怎么下定决心的呢?毕竟,骨髓捐献在我国还不是很普遍。史沁晖说,当时并没有想很多,只是觉得自己的加入,有可能给别人带来“生”的机会。他也坦言,没想到这个“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2021年10月,他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当被问到是否愿意捐献时,他第一时间就答应了。工作人员还特别关照,表示可以先考虑考虑,也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但史沁晖仍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说,“既然当初选择加入,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热血”去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他的决定也得到了父母亲朋的大力支持。
这次沟通后,事情就没有后续了。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和无数青年一样,过着自己平凡且奋斗的日子。
直到2022年3月17日,史沁晖接到电话被告知,患者第一次移植失败了,需紧急进行第二次移植,并再次询问他,是否仍旧愿意捐献。他二话没说,同意了。
经了解,移植失败的100天内,是第二次移植的最佳时间。而患者第一次移植是在去年12月底,这意味着,时间对挽救另一个生命至关重要,而留给史沁晖准备的时间并不多。
在确认开始捐献流程之前,志愿者需要先进行体检、高分辨检测等环节,所有流程都进入了“加急”状态!3月18日史沁晖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捐献前体检;3月21日,确认高分辨结果及体检通过。从3月17日收到确认志愿者意愿通知到3月21日志愿者完成采集前确认工作,在史沁晖及其家人的积极配合下,只用了短短5天时间,而按照标准工作流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
当一切都在顺利进行时,3月22日晚,史沁晖却得到一个噩耗,最疼爱自己的奶奶去世了。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回老家见奶奶最后一面”还是“继续救人”?情绪的纠结在所难免。他立即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当了解到患者已经按计划在无菌仓中等待移植的情况后,史沁晖咬了咬牙:“按原定时间捐献!”“救人为大。失去一个亲人是很痛苦的,但是正因为此,我也更能体会到这个移植机会,对患者和她的家庭来说是多么珍贵、又多么渴望。”
就这样捐献流程顺利启动。他连续4天打了8针动员剂,忍着腰酸背痛,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之中,以便于采集。在这四天里,家人们都回到老家操持老人后事,只有史沁晖独自一人在医院注射动员剂。回想当时的感受,他说:“每天晚上九点开始动员剂的反应就很强烈,脊柱上的酸痛感随着一次次的心跳泵向五脏六腑。但是我很快就适应了,可能是心理原因吧,对于自己能够挽救一个生命这件事感到很满足。”中途,在红十字会的尽力协调配合下,作为长孙的史沁晖忍着身体上的不适赶回了老家,仅用半天的时间料理完奶奶的后事,又匆匆返回医院进行采集捐献的准备工作。
3月27日,捐献采集第一天。因疫情防控的原因史沁晖的家人无法陪同,当时的他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激动是因为今天终于可以完成最关键的一步,真正对患者产生帮助的一步;紧张则是因为担心,担心自己血液中的干细胞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发挥作用,是否能顺利挽救患者生命。
捐献开始了,他看着机器一点点过滤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慢慢装满袋子,忐忑不安的心也慢慢的放松下来。经过大约4小时后,史沁晖成功采集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第二天的采集也十分顺利。整个采集过程结束后,他通过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向患者送去祝福,“希望她能够早日康复!”而他也收到了患者亲笔写的“感谢信”。
一句“谢谢”,很容易说出;而史沁晖眼中的“谢谢”二字,却让他万分珍视,因为这份“谢谢”代表着生命、希望和美好。
来源:市委城管工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宣传志愿者的好人好事,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太原好人网tyhrw.com不收取任何费用,全部公益发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1333341118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