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初心叫善良:平定义工组“幸福家园”行动暖人心 阳泉市义工联 5月1日
在阳泉市平定县冶西水磨湾一间小小房间里,挤着七八个“红马甲”,有的剁馅,有的和面,有的擀皮,有的包包子,有的包饺子。灶台上热气蒸腾,厨房里热火朝天。
不一会儿,四大篦饺子包好了,两大锅包子也新鲜出炉了。“红马甲”把饺子放进冰柜,热情地招呼起来:“李大哥,张大姐,包子好了,快趁热来吃!”
“这么快,你们辛苦啦!”打厨房外先进来一瘸一拐一中年男子,身后进来拄着双拐一中年女子。他们正是水磨湾居民李壮科和张翠兰两口子。
“多亏你们呀,孩子开学前总算吃上饺子了。”夫妻俩感动地不知说啥好。
原来,58岁的张翠兰患类风湿关节炎30多年,十指像面条一样,软弱无力。多年来家里一直靠丈夫李壮科做饭。不料,5年前,李壮科患脑梗5年多,手脚也都不利落,连面条都做不了,更别说饺子了。想吃的话,都得艰难地出去买。今年正月,他们连饺子都没吃上。
他们的不幸遭遇被阳泉义工联平定义工组的“红马甲”得知了,他们自发地隔三岔五去帮忙。每次去,总要一下子切很多面条,包很多包子或饺子,然后冻在冰箱里,方便他们随时取用。
“义工们不仅帮我们做饭,还帮我们扫家,擦窗,收拾屋子,知道我们行动不便,他们逮着啥干啥,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义工们不仅帮我们干活,看到我两口子心情不好,还经常来陪我们聊天,开导我们。”
聊起义工,李壮科、张翠兰两口子眼含热泪:“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他们了。”听到两口子的表扬,平定义工组组长刘淮林连连摆手:“谢啥了,虽然我们出不了多少钱,但做做饭,干点家务,尽这点举手之劳还是可以的。奉献一点爱,让千家万户都幸福,共建幸福家园是我们的宗旨呀。”
和李壮科、张翠兰一样,享受到义工“幸福家园”爱心帮助的,在平定还有很多家。
平定县柏井三村张欣父亲去世,母亲精神状况不好。义工们初入他家时,家里脏乱不堪,所有的东西都黑得不像样。义工们打家,洗涮,忙了一天,收得干干净净,使家有了家的样子。义工们隔三岔五去张欣家,还给张欣带去许多他喜爱的好吃的。温暖的举动拉近了张欣和义工们的心理距离。初见面时,张欣的眉眼嘴角都耷拉着,没有少年的阳光和生机。
现在,张欣见到义工就像见到亲人似的,原先冰冷的眼睛有了浓浓暖意。“看到孩子这样,我们真比吃了蜜还甜。做做家务,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举手之劳,但孩子从中能感到温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就会知道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值得。”
平定义工组常参加活动的有刘淮林、张瑛、杜泽琼、王丽艳、胡妙婵、岳翠红、岳志红、康瑞娥7人。最大的杜泽琼已63岁。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岁。他们有的是普通职工,有的是家庭妇女,有的是打工人,但他们善良的初心相同。
组长刘淮林在平定贵石沟卫生所工作,她读初二时因为有个素不相识的姐姐热心帮她提书包,她倍感暖心,走上助人之路。60岁的张英脑梗后,受到刘淮林的热心帮助,康复后,感同身受,也加入了义工组。郝志红自己也有一个脑瘫的孩子,但她也是一有时间便去帮助别人。
他们自身家庭条件也都普通,但他们总是省吃俭用,尽心尽力去帮助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几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我县城乡。每次出动,有车的开车,没车的挤公车。每次活动归来,他们也都累得不得了。但他们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看到越来越来的人因我们的举手之劳,他们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重新焕发出灿烂的笑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我们的影响下,自发加入公益活动中来,大家一起共建幸福家园,我们就觉得我们的付出有意义,再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
受刘淮林的影响,她的姐夫今年也资助了一名小学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宣传志愿者的好人好事,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太原好人网tyhrw.com不收取任何费用,全部公益发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