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人新闻 好人关注 好人好事 身边好人 志愿服务 网友交流 图片 视频 全国

好人活动

旗下栏目: 好人活动 好人爆料 好人事迹 每日报道 外地图报

主页 > 图片 > 好人活动 >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姓名 袁泓

来源:未知 作者:周太道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5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姓名 袁泓(0/0)

5秒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时间:2019-10-25 03:47 | 浏览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姓名   袁泓
      所在志愿者组织   太原理工大学志愿者服务总队
      主要服务项目   “三下乡”、“关爱行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
               个人简介
      袁泓同志省级优秀辅导员称号,连续7年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专职团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该同志负责太原理工大学志愿服务总队及全校42个志愿服务公益类团队的工作统筹。和学生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指导项目《关爱农民工子女》在2014年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银奖。在《山西青年》杂志发表《大学生志愿服务品质提升实践探索--以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螺丝钉之家”为例》,参与课题项目2项。 从2011年至今,该同志所指导的“螺丝钉之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被评为 “山西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中央重点团队”;“身边的榜样-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优秀成果奖”。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申报事迹材料
 
      袁泓,女,汉族,中共党员,太原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挂职),硕士研究生,讲师。2011年开始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曾任“螺丝钉之家”青年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目前负责太原理工大学志愿服务总队及全校所有团属志愿服务公益类团队。
       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去奉献自己,服务社会,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她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为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发展不停奋斗和探索。在服务活动中寻求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发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项目。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扬“能挤、能钻”的钉子精神,与青年一起行动,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乐,将螺丝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她指导的“螺丝钉之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身边的榜样-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优秀成果奖”。她所指导的机械Z1515团支部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
 
(一)坚定信仰,身体力行,夯实基础性志愿服务工作
 
       2016年的毕业生离校的前一晚,12级学生发来一条动情的短信说:“袁老师感谢您这四年的指导和包容。还记得第一次做赛会志愿者的时候和您相识,您总是和我们一起行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和奉献的快乐;这1095天的让我学会了太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明天我就离校了,今天我想在这里发自肺腑地说一声,感谢您陪我温暖前行,谢谢您!”这样的短信还有很多。
       八年多来,作为基层团干,袁泓一直重视参与和组织志愿服务工作,就是这样用她的一言一行,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共青团干部引路人的角色,教育了学生,升华了自己。
       古语有曰:“博观而约取”。从担任团干那一刻起,她坚持向理论学习、向典范学习、向社会学习,经常会和社会公益组织联系做志愿服务。抓住每一次培训进修的机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志愿者的榜样和力量。而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实践育人体系中重要部分,是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所以要从思想上就要与党的要求保持高度统一,从行动上要体现共青团生力军、主力军的风貌。通过组织雷锋行动、环保行动、扶贫助困行动、社区服务等项目将基础理论培训做扎实,将团队文化建设做生动,让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传达给每个同学,而且更好的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志愿者。
 
(二)薪火相传,凝练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走!去社会实践去。”“去哪?”“哪里艰苦我们去哪。”这是团队新老队员交替时说的最多的话。2013年暑期,她和队员们来到山西省吕梁市的兴县温家寨村,这是个国家级贫困县。他们通过校内“一张纸,一份爱”募捐的善款,为山区孩子们准备了必备学习用品和书籍,着重关注了山区留守儿童身心状况。八天的实践队员们触动很大,返校后积极策划帮扶办法,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将这些事情做成项目才能让更多的人伸出援手。这就产生了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的作品。同时,她们这支队伍获得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中央重点团队”的称号。
       留在山区的是留守儿童,从农村到城市务工人员的孩子是农民工子女。1989年是一群老党员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开始志愿服务,而1989年成立“螺丝钉之家”青年志愿者服务先后和所在城市的20个社区有合作,极进开展关爱行动:修理自行车、小家电,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孤寡残障人士的帮扶活动得到社区群众的好评。
        她在指导工作期间要求螺丝钉之家的成员必须了解团队历程和所获荣誉,用团队文化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广泛搜集关于志愿服务、社团发展的学习资料,在保证现有志愿服务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项目的范围,规范服务的流程,总结志愿服务的经验,形成理论研究。在此期间发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品质提升实践探索-以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螺丝钉之家”为例》论文1篇,参与志愿服务课题项目2项。
 
(三)深入思考,多维设计,探索志愿服务工作创新体系
 
       “志愿服务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兴趣爱好。”她讲到,在做好管理统筹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她遵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新模式、新机制、多载体的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和载体。
       新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她发现传统思政教育多为书本灌输模式,不受学生欢迎且收效甚微。高校学生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是青年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因此,对于他们的管理既是培养一名合格党员的需要,更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她总结经验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亲身参与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有更高的思想认识,扎实推进团队思想建设工作。模式实施以来,志愿者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逐步实现。从模式实施到现在,“螺丝钉之家”作为优秀党建案例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组织编写的《党员教育培训100例》。同时,她也将此模式申请课题进行研究。
       新机制。大学生第二课堂主要是课余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与的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是第二课堂的重要部分,也是将第一课堂内容的延伸。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相互交流的过程,第二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协作精神。因此,她坚持以制度为基础,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学分制,将学分细化,充分激励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志愿服务系统手机app统计志愿服务时长。制度实施以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们参加活动更积极,优秀服务团队也不断涌现。多载体。目前高校的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校团委组织的领导下由基层团委志愿者队伍负责开展活动。大学生渴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渴望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志愿服务并为改善社会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生自我参与意识的增强,高校志愿活动要多与社会民间公益组织联合开展活动。她经常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进社区,去西部,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培育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载体平台的不断创新和拓展,全方位立体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搭好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好志愿者思想,帮助他们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得到成长是她的工作目标。多年来,她凭着对共青团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对团员青年的无比热爱,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就如同她经常说到的:我参与并指导志愿服务,是源于自己对螺丝钉精神的信仰,我愿意与青年朋友们一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姓名   司嘉欣
<< 上一图集
陈秀苗领取了全国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证书
下一图集 >>

<strong>2017年太原好人周太道 - 奉献爱心 收获</strong>2017年太原好人周太道 - 奉献爱心 收获

山西阳光益佳爱心总队志愿者扶贫助学走山西阳光益佳爱心总队志愿者扶贫助学走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忻州实验中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忻州实验中

吕梁志愿者与圣商慈善基金会成为合作伙吕梁志愿者与圣商慈善基金会成为合作伙

热门点击

<strong>2017年太原好人周太道 - 奉献爱心 收获</strong>2017年太原好人周太道 - 奉献爱心 收获

<font color='#FF0000'>祝贺太原好人网成立两周年精彩回顾,让</font>祝贺太原好人网成立两周年精彩回顾,让

市烛光志愿服务中心喜迎二青庆华诞主题市烛光志愿服务中心喜迎二青庆华诞主题

吴保利:用热血为生命加油  15年献血总吴保利:用热血为生命加油 15年献血总

2017年太原好人周太道 - 奉献爱心 收获 祝贺太原好人网成立两周年精彩回顾,让 市烛光志愿服务中心喜迎二青庆华诞主题 吴保利:用热血为生命加油 15年献血总 看望一位“老母亲”---讲的就是太原好
首页 | 好人新闻 | 好人关注 | 好人好事 | 身边好人 | 志愿服务 | 网友交流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2017-2019 太原好人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15604号-3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电脑版 | 移动版